這幾年來茶葉市場行情一般,在河南省信陽市境內漫山的茶樹迎風舒展,鮮嫩的綠葉在一場春雨的蜜油中愈顯嬌嫩,遺憾的是,茶農們個個愁眉緊鎖,信陽毛尖如何走出河南增加普及度一直是信陽茶人的憂傷。
如今茶葉銷路越來越窄,大多數是通過微商、網店、親戚朋友、回頭客來經營生意,實在沒辦法才會賣給茶商,賺點小錢,辛苦一年到頭來白忙活了。茶農的悲觀并不是空穴來風,不單自家茶葉難銷售,而假茶成風更是讓信陽毛尖茶農雪上加霜,除開年年上漲的茶葉成本外,市場上掛羊頭賣狗肉,打著信陽毛尖旗號的假茶葉大行其道,目前市場上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毛尖是外地茶充當的,制假方式更是層出不窮,花樣繁多,比如將不同產區收購的鮮葉混合加工,降低成本,并按照優質信陽毛尖的價格進行銷售,或是將外地茶用本地炒茶工藝加工制作,再以本地茶的價格賣出,目前這兩種制假方式在茶葉市場上最為普遍。
真假毛尖之爭無非是實行你低我更低、你真我更真的營銷策略,但帶來的惡劣影響卻不容小覷。除了茶商、茶農利益不保之外,更是將本地茶葉市場搞得烏煙瘴氣,假茶葉肆虐橫行,茶葉價格高漲卻永遠無法統一,必然引爆百年毛尖的信任危機,將本就處于尷尬地位的信陽毛尖推向懸崖。
百年名茶信陽毛尖這樣一個飽含家鄉民眾期待和贊譽的品牌,卻在如今的茶葉市場上摔了個“大跟頭”,承受著無人欣賞的尷尬與落寞。在信陽毛尖成為當地人過節送禮的不二之選時,也同時面臨著品牌影響力太小,百年名茶無人識的尷尬與無奈。雖居十大名茶之列,但其知名度卻遠遠比不過質量略低一籌的安溪鐵觀音,這對于享有“茶王”稱號并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茶品牌價值前三甲的信陽毛尖而言,無疑是個天大的諷刺!
而每年的信陽茶葉節本應該是對信陽毛尖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可遺憾的是2016年信陽茶文化節將4月28日開幕,卻在今天信陽綁架案占各媒體頭條,信陽不因信陽毛尖而出名,反其道而失之;2015年信陽茶文化節開幕式的前一天,各新聞本該報道這一年一次的盛會的,但信陽一名干尸男童新聞刷爆各大網站,神馬個意思!難道這兩年信陽毛尖宣傳就如此悲催?茶香也怕巷子深,巧合,偶遇?禍不單行。。。
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揚眉吐氣的“民族英雄”,淪落為至今羞羞答答不敢出門的“小腳婦人”,信陽毛尖的現狀自然令人無奈又心酸,究其原因無非在于“推廣”二字。只賣茶,不推廣,茶再好也沒人喝。信陽茶葉網曾為此撰寫文章呼吁商家企業加大對信陽毛尖的宣傳和推廣。
一小撮茶葉,在沸水中起伏、顛簸,在溫水中沉淀、舒展,信陽毛尖品牌的發展也當如此。只有建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建立統一的信陽毛尖等級制度,同時打破政治營銷的壁壘,健全市場機制,少一些虛假,多一絲淳樸,少一分怯懦,多幾許開拓,到那時,信陽毛尖方才能揚眉吐氣,無愧于中國十大名茶的稱號!
看過“信陽毛尖宣傳”人還讀了:2016年信陽茶文化節、喝信陽毛尖的好處、信陽毛尖屬于什么茶
本文信陽毛尖品牌內容根據實際情況編寫,轉摘本文連接http://www.visiting-switzerland.com/Article/1/34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