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感官審評方法依據茶葉的葉外形與內質,通常有分為八項因子,即外形因子為;條索、整碎、凈度和色澤四項;內質因子為;香氣、滋味、湯色、葉底、四項。茶葉感官審評分為干評(干看)和濕看(濕看)。
茶葉品質的好壞、等級的劃分、價值的高低,主要是通過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對茶葉品質的外形、香氣、滋味、湯色和葉底等因子的評定來決定的。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信陽茶葉網http://www.visiting-switzerland.com了解到2008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和茶葉產量達到160萬公頃和124萬噸,均居世界第一位;茶葉出口量為29.7萬噸,出口金額6.82億美元,僅次于肯尼亞和斯里蘭卡,居世界第三位。
由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人員參與起草的行業標準《進出口茶葉品質感官審評方法》日前對外發布,將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在茶類上,增加了綠茶類的蒸青茶、黃茶、黑茶、袋泡茶、調味茶(加香茶)審評用具和操作方法。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一般都要取樣又稱扦樣、抽樣或采樣,即從一批茶葉中扦取有代表整批茶葉品質特征的最低數量樣茶,作為評定茶葉品質優劣的實物樣,從綠茶的功效與禁忌入手,仔細按該茶類的茶道的程序操作。
然后從取樣里進行茶葉品質的好壞、等級的劃分、價值的高低,主要利用的是感官也就是茶葉感官審評方法的主要部分。茶葉感官審評方法的設備、用水、取樣、樣品制備、沖跑方法、審評項目、審評因子、審評程序、審評記分、結果評定。
國內首部GB/T23776-2009《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國家標準已從2009年9月1日起開始實施。自此,各類名茶評比,將有一個全國統一的規范。該標準規定了茶葉感官審評的審評條件、審評方法及審評結果與判定。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是憑借人的感覺器官,通過一定的評茶程序來確定茶葉品質優次的一種評茶方法。目前,這種方法因其具有快速、簡便且較為準確的優點,而被國內外茶葉界認可并廣泛運用。
(信陽茶葉網http://www.visiting-switzerland.com內文章, 轉載務必保留本站網址,避免版權糾紛) |